互联网新农人四川小伙二次创业选择了嘉

这几日,嘉兴的天很热,而比天气更热的是嘉兴智嘉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舒波干事业的决心。

作为一家专业从事“瓜菜花”(瓜果蔬菜花卉)工厂化育苗公司的负责人,天气愈是炎热,他和团队小伙伴愈是闲不下来。

舒波在忙两件事,头一件,准备交付基地 批上市的万株花菜种苗大订单;第二件,积极开拓下半年的销售市场。“对于成立时间不到一年的公司来说,这两件对今年的产业发展都是大事。”舒波说道。

农村虽欠发达,却大有可为

从嘉兴市区驱车15公里,折上许多道弯,来到秀洲区油车港镇古窦泾村与麦家村的交界处,再翻过一座新塘桥,眼前豁然开朗,一座现代化的农业基地赫然出现在眼前,舒波就在这里创业。

舒波今年36岁,老家在四川省乐山市犍为县的农村,大学毕业于华中农业大学园艺专业,学校毕业后在杭州的一家企业从事穴盘(培育种苗的一种塑料制品)育苗管理。

在公司上了两年班,舒波却想回农村了。“你现在工作很稳定,要慎重考虑”“大城市发展机会多,回农村你干啥”……当时,杭州的同事朋友都劝他,好不容易从农村到杭州,不要轻言放弃在大城市发展的机会。可舒波却认为,农村同样也是投资兴业的热土。特别是在乡村振兴的热潮下,舒波下定了去农村创业的决心。

舒波和几位志同道合的同伴首先去了义乌,创办了一家园艺公司,凭借着专业知识和勤奋,公司在几年之内就成为当地重点培育的新型农业企业。年,嘉兴市秀洲区创建秀洲农业经济开发区,舒波毛遂自荐,瓜菜花工厂化育苗项目成功落子农开区,正式开启二次创业的新征程。

走进嘉兴智嘉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育苗基地,花菜苗、矮牵牛、三色堇等种苗都在奋力生长。与其他传统育苗基地不同,这里随时随地都能看到“互联网+”应用的身影。舒波说,作为大学生“新农人”,“互联网+”教会他的是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这种创新的、开放的模式,可以革了传统农业的“命”。

舒波的想法已经在眼前的这座农业基地变成了现实。50亩土地上,建有1.3万平方米的智慧化大棚,可一次性生产万株种苗,配备意大利进口播种流水线,日播种量70万粒。

在其中一个平方米的连栋大棚里,记者看到,1米多高的地方装上了感应装置,头顶上有可移动的遮阴膜,大棚里还配备自动喷灌系统、气象观测系统、加温降温系统。偌大的空间里,农业生产井然有序,舒波说,平米的温室甚至只需要1个人管理。

在这些大棚里,还安装有智能控制系统,种苗的生长情况通过手机APP就能一目了然。“我们的大棚是新式‘智慧棚’,只要有通讯网络,就算在外面出差也能实时看到大棚内作物生长情况,也可以根据作物特性和季节设置相应参数,实现自动或手动控制大棚内的设备。”舒波说。

农村创业虽苦,结的果子很甜

从大城市回到农村,带着满腔热血的舒波在创业的道路上遇到过困难和挫折。在他看来,真正投身农业创业,才发现泥足深陷拔不出来。每一个“农创客”都有自己的故事,都在演绎不同的版本,有成功的,更多是失利的。

而为了帮助更多像舒波这样的大学生来农村创业,油车港镇不断加强*策支持力度,并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和农业基础设施投入力度,服务好农业主体,大力推进现代农业发展。

以舒波所在的育苗基地为例,项目总投资近万元,由村集体经济组织申报、建设,上级和镇财*补助90%,其余由村自筹,极大程度上减轻了投资人的固定资产投资负担,投资人“拎包入住”即可。

眼下,舒波的育苗基地 批种苗到了上市的季节,因为采用订单化+预生产的生产模式,基地里的种苗根本不愁销路。目前,已经预订的种苗数量已经达到近万株,全年销售额有望突破万元,而在公司进入稳定发展后,舒波预计,公司每年的销售额能达到七八百万元。

公司发展了,投资人有钱赚了,当地老百姓也跟着乐了起来。育苗基地流转土地的收益每年归农户所有,而大棚租赁的费用每年归村集体所有。此外,腾出手来的当地村民,还可以到城里打工,每个月还能挣个几千块钱,真可谓两全其美。

生于斯,长于斯,回到农村创业的舒波很喜欢现在的生活。“农村创业虽苦,但自己有了事业,还能帮助农民致富,结的果子很甜。”他说。




转载请注明:http://www.qingdaoruanjiankaifa.com/afhhy/5163.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7782号-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