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世襄纂辑蟋蟀谱王世襄是《蟋蟀谱集成》的纂辑者。因编辑业务关系,我有机会去他芳嘉园家中访谈。 次去的日期很好记,是五一节。在他那间接待客人兼作饭厅的房间内,尽是珍贵的明式家具,双门橱,半桌,小方桌,木榻,凳子,椅子,那些高的,矮的,方的,圆的,满满一屋子,却安置得井然有序。令我惊讶的是,在主客交谈的间隙,偶尔传出几声幽幽的蟋蟀鸣叫。时令尚属春末,何来蛐蛐?当时我判定是隔年冬虫。一问主人,果然如此,于是话题又转到养蛐蛐,从冬虫谈到秋虫,从器皿谈到饲养方法。难得的巧合,笔者也爱养冬虫,主客间就相谈甚洽了。以后每次去北京,芳嘉园王寓总是要到的。随着交往次数的增多,最终便有了《蟋蟀谱集成》书稿的诞生。王世襄是我国当代艺术界奇人。祖籍福州,生于北京。出身仕宦人家,书香门第。年毕业于燕京大学。自言从小贪玩,老北京的玩好几乎样样喜欢,斗蟋蟀,养冬虫,种葫芦,放鸽子,以至饮食烹饪,架鹰牵狗,古籍版本,木器竹刻。他爱说一句话:“玩得昏天黑地。”他玩得广,玩得深,尤其可贵的,他从这些玩好中走出来,运用自己的经历与智慧,写出书来。写书也成了他的一乐。这里录存一张并不算完备的王著书目:《清代匠作则例汇编》、《竹刻艺术》、《髹漆录解说》、《明式家具珍赏》、《中国古代漆器》、《明式家具研究》、《北京鸽哨》、《说葫芦》。王世襄玩蟋蟀,前后长达70年。这样一位大玩家,现在来编《蟋蟀谱集成》,可谓“奇人”编“奇书”。焉不令人拍案叫绝!《蟋蟀谱集成》收我国蟋蟀谱十七种,上自古代传世之本,下至年以前之作,全部影印出版。王世襄虽自称“纂辑”,力气却没少花。从前线装书无句读,烦请他断句,答应了。谱前谱后,加写提要、校记,简略介绍各谱作者与内容,也答应而办到了。当全书大体就绪,我想起王世襄本人养虫经历丰富,见多识广,何不借此机会总结成文,附于书末。王世襄问:“可写多少字?”“一万字不嫌多。韩信点兵,多多益善。”这便是今天能看到的《秋虫六忆》。作者环绕秋虫,分六个方面叙述:一、忆捉;二、忆买;三、忆养;四、忆斗;五、忆器;六、忆友。我说过“一万字不嫌多”,结果作者写了二万五千。此文我先后看过五遍,却从未嫌长,真怪。这里要说的, 遍我是用耳朵听的。那是年5月的一个夜晚,我和同社出版科张翔生冒着小雨,去王家取书稿。对着清单,一一核对验收。十七种古谱,作者加写的提要、校记,全部收齐。 王世襄取出一叠原稿纸举手扬了一扬,面露笑容说:“《秋虫六忆》写完了,也交稿了。不过,今天我朗读一遍,怎样?”众口同声连说:“好,好!”出乎意外的,王老还朝着老伴袁荃猷说:“你也坐下来听听。你还没有听过我的全文朗诵哩!”大家各自选好 座位,王世襄用他自己的京腔,抑扬顿挫地开始了诵读:“北京称蟋蟀为‘蛐蛐’。不这样叫,觉得怪别扭的。‘收’、‘养’、‘斗’是玩蛐蛐的三步曲。……”文中有我们不明白处,偶尔也中断一下,由作者解答几句。然后再继续下去。就这样,一篇二万五千字长文,由一位77岁高龄老人,不急不徐地全文朗读完毕。王老显得有点兴奋、愉快,也就是劳动者在劳作过后看到自己果实时那种心情的流露。也可能就是“驱使吾使然而终不悔者,实因无往而不有乐在”了。我庆幸这一次意外的幸运,能亲聆王世襄先生朗读自己作品,机遇难得,是可遇不可求的。全书校样排出来了。为争取时间,我用“特快专递”邮往北京,信中希望:快看,快邮返。正当我计日坐等校样时,王世襄却拨动长途电话,通知我,决定自己将校样送来上海。原来上海博物馆计划开设古代家具展厅,特邀他来沪筹划。那天我去锦江饭店访他,他的衣着不禁使我注意良久。在北京他常穿中式衣裳,此次南来,他足上一双北京黑布鞋,身上总算换穿了一件咖啡色茄克衫,但尺寸宽大得出格,使你毫不感到是新款式,而错以为是一件中装。随身携带两个包,其中一个竟然是塑料带编织的人们去菜场购买小菜的长方拎篮,身上斜背一个黑色小包,又似小学生模样,我坚信,全饭店找不出另一位如此亦土亦洋、大雅大俗的奇人。第二天,他亲临出版社,访问了编辑部、美术科、出版科,并与有关人员如装帧设计者袁银昌、版式设计者张翔生、高级校对郦仁琰等,对出版与校对中的问题,一一作了深切校谈。告别时,王世襄双手握拳当胸一拱,连说:“偏劳,偏劳!多谢,多谢!”然后飘然而去。《蟋蟀谱集成》出版了。此书共计面,珍贵图片40幅,布面精装,定价41.4元,在年我觉得书价贵了点,他却认为“定价克己”。他为此书花去大量心血,投资也不少。在17种古谱中,除他自己珍藏的外,有的是向北京图书馆、中科院图书馆拍摄微卷再印成照片的,底本费用就不轻。而他却又以大部分稿费购书一百部,说是:“送送亲友!”此书出版后,他有一段自述:“以望八之年,骑两轮车,出入图书馆及师友之门,查阅图书,求教问字,乞借实物,拍摄照片,归则夜以继日,草写此稿,衬纸复写,力透四层,头为之眩,目为之昏,指为之痛,岂不冤之又冤。但驱使吾使然而终不悔者,实因无往而不有乐在。”养虫,找乐;读虫经,找乐;出书,也是找乐。这就是当今中国艺术界“奇人”的王世襄,这就是今日京华 “玩主”的王世襄。
往期文章:
我的蛐蛐儿价格表
宁阳蟋蟀世界杯
新京报:虫和他搅动的人心
CCTV9:那只倔强的红牙青
黑风口撬子手的得意蟋蟀展示(持续更新中)
玉米种好了,虫季开始了
山东蟋蟀产地与分布
杨议《中国故事·就是那一只蟋蟀》
《蛐蛐不要跑》虫友记
帮虫客
1/客栈预定:虫季房源紧张,请提前预定;
2/包车服务: 眼看虫,看当天 的虫;
3/带你抓虫:跟车队出发,感受一把自己抓虫的乐趣;
帮撬子手
1/招募车队长:赚车费,赚提成;
2/大价虫介绍:好虫不易得,好虫好价格;
周边服务帮
1/虫具提供商平台展示;
2/特色餐馆展示;
3/口碑好的虫贩子推荐;
有以上需求
请联系许树旧友:(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