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田野,果香浓浓

文/摄影李秀亲

秋分时节,正是庄稼收获的时候。与美丽的田园邂逅,开启的追逐秋风,一睹秋色的采风之行也如约而至了。

天高云淡的秋分时节,去田园看一看丰收的景象,重温少年时代的记忆,是我一直有的一个心愿。于是九月末的东阳试验基地,有了我在广阔天地里欣赏秋色写意的一段时光。

两千五百多亩的农大试验基地,位于榆次东阳镇,到了收获的季节,也要避开秋雨,也是秋收抢收的时节。于是天还没亮透他们就要出发了,晚上总是伴着星星回家。披星戴月是常有的事。

一进入试验基地,道路两旁金色的金叶榆如花朵一般耀眼,粉嘟嘟的八宝花依然有着柔姿。这时跃入眼睑的一望无际的田野,则是一派丰收的景象。

最壮观的是成片成片的玉米地,随着秋风送爽,掀起一阵阵哗哗拉拉的玉米叶子此起彼伏的欢畅。这熟悉的声音,使我想起初中参加秋收掰玉米棒子时的场景。如果人多一些还好,遇到人少或者一个人在一大片玉米地里干活,我还是有些心悸,可能和年龄小,又听说会有野狼有关吧。

在试验基地会看到和一般的田野不一样的地方。就是时常会有一些标签,显示着自己的与众不同。不同的品种,也会有外观的差异,早熟的已经叶子枯萎,中晚熟的还是碧叶青青。有的还会结出两三穗玉米,且个头不小。有些个头不高的大部分是亲本。因为玉米是杂交种更有优势。

枯萎的叶子承载着的是一穗穗金*的成熟色彩。我正好看到地头的路上,堆起许多的已经装好玉米的,鼓鼓囊囊的网袋,感觉玉米棒子时刻有挣脱出来的可能。还有刚刚收下的摆在路旁的一片金*,这金*里浸透着一年的希望,也饱含辛勤劳作的汗水。

一旁一大片的低洼处,风吹稻穗就如金色的波浪,激情一层层涟漪。低飞盘旋的鸟雀,和着高高的鸡鸣声,还有稻田旁随风飒飒飘扬的彩旗,这声音,这色彩正是一幅田园秋色的写照。

九月末的秋风,在这空旷的田野,吹出了凉爽,早晚还是有些凉意。我曾经在播种季节看到过插秧的情景,再一次在金秋踏足这片希望的土地,有着一丝熟悉的感觉。

忽然间,我发现一个披着衣服的假人,禁不住哑然失笑。哦,原来这最原始的驱鸟手段依然在试验田里被采用。只有看到几席彩色的水稻时,思绪又重回眼前。

彩色水稻,给*中泛绿的大地,描摹出了五彩斑斓的气息。

红褐色色的叶子有一种温暖热情之感。还有一种是低调的灰青色,就连稻穗也是同色系的。

这齐刷刷的叶子,盎然向上,是漂亮的*绿色,看来是晚熟的品种。

这还显绿意的,则透着一股朝气,让人有所期待。

赤橙*绿,勾勒出最美的秋色图画。

在试验基地一片金*色的秋色里,还会看到一片似蓝色的海洋飘在空中,这被网着的正是一大片沉甸甸的谷穗。这被压弯腰的谷子,也到了丰收的时节。为了防止成群结队的的鸟雀,就有了这层蓝色网的防护衣。

紧邻谷子地的,是一大片空地,已经整得一陇一陇的。远处有不少的人正在播下明年的希望。是的,冬小麦的播种开始了,正是国庆节前后,撒播着来年的美好。

看过冬小麦的播种,我继续行走在采风的路上。

向日癸已经收获了,还有泛着灰黑的茎杆在秋风徐徐中诉说着它曾经的过往,明媚艳丽的向阳花,缀满籽粒的大圆盘,已经留在记忆的深处。

我驱车前行,在高大的玉米地旁,有一片还显绿意的低矮的植株,影影绰绰间分明闪烁着白色的光芒。原来这是一片棉花地,我急忙停车,迫不及待地去看那雪白的棉花。

已经许久许久没有见到它在棉花地里的真容了。这次突然间的邂逅,让我有一种激情澎湃的惊喜。因为我对它还是有着浪漫而深刻的记忆。

记得初中的时候,一到放秋假,我也会加入收秋的队伍。和姐姐们一起在汾河之畔我们称为洼里的地方,采摘棉花的场面,记忆尤为深刻。

那时还是集体劳动,没有分田到户。每次出发前,我们每人都会从家里拿个大的旧床单,再拿一两个两端有绳子的大花包到时系在腰上。朵朵雪白的棉花盛开在田野,很是壮观。大家每人占两行,朵朵棉花在娴熟的手眼协调中,两手交替着飞入花包。摘棉花也讲究技巧,掌握不好,会把干了的叶子带进去,还得再费劲捡出来,我摘的速度还挺快的。摘好的一大包一大包的棉花倒在带去的大床单上。中午在田间地头,一起吃着集体送来的简单的饭菜,倒也挺热闹的。太阳落山的时候,我们将堆满了棉花的床单使劲系好,送到生产队的库房过秤,登记。

棉铃次第盛开,我在这片实验地里还看见几朵淡*色的花朵和许多的带着斑驳色彩的棉铃。

站在这秋分时节的田野,思绪飘飞,记忆里棉花摘了几遍后,大约霜降过后,还没有绽开的棉铃,会被拽下来,放到生产队库房的大院子里晒一晒。慢慢的棉铃就会张开,再剥出剩下的棉花。留在地里的枝杆,靠特殊的工具就会连根拔出来拉回各家各户,做柴火用,也是做到了物尽其用。

沿着阡陌纵横的道路继续前行,哗啦啦的玉米杆和婉转动听的鸟鸣,和着秋风,成为最美的田园交响曲。不时传入耳边的还有拖拉机翻地犁地的声响。循着这声音,火红的高粱地已经跃然眼前了。在高粱地的北边,有个拖拉机正在犁地准备着下一年的播种吧。

这片高粱地透着不同的色彩,有灰色的,还有青色的,最亮眼的是橙红色的一片高粱。有一片还有如蛛网般的是什么?

近距离观察,原来是白色的网子,这应该也是为了防止小鸟吃吧。

上午十点半左右了,秋日的暖阳占了主角,驱散了一丝凉意。明朗的旷野里,成熟的如火炬般的高粱,被五彩斑斓的打碗花缠缠绕绕出一片美丽的花海。紫色,粉色,白色等牵牛花借着细细的高粱杆,成为此时的田野里最靓丽的花。

与高粱地相对的是被围起来的葡萄园。也是叶色渐渐着上了秋色。紧邻的是一大片大豆田,已经是*灿泛绿,豆荚也带着成熟的一串串*色,有的已经是干褐色了。

离高粱地不远处就是试验基地的库房了。东阳试验基地是于年建立的,是山西省 一家集科学研究,成果展示,技术转化,科技培训为一体的综合试验示范基地。它的前身是现在的太原南站,那个占地一千多亩的我们称之为的北营大院。在那片院子里,夏天因为绿茵茵的庄稼地,而多了凉爽;秋天因为丰收的果实累累,而多了收获的喜悦。曾经在*昏先生与我漫步田间,看玉米的长势。那里留下了我们的青春岁月,留下了二十多年的满满回忆。

随着城市发展的日新月异,随着高铁建设的迅猛发展,曾经的试验地,已经是一个现代化的高铁站。而南迁至另一个城市榆次市东阳镇的这个试验基地,也就在年由太原市北营地区拆迁重建,经过四年的征地,规划,建设,年初应运而生了。只是到一次试验地里,搞研究的科技人员,没有以前那么便利了。好在高速公路四通八达,上高速公路下地也就成了他们的常态。随着山西省农科院与山西农大的合并,现在这块试验田也有了新的名字——山西农业大学东阳试验示范基地。

该基地有亩,多平米的科技楼,还有多平米的晒场及库房等辅助设施,和多平米的智能高效栽培连栋温室,55栋平米的日光温室,以及一望无际的亩高标准示范田和60多亩的果园示范田。是十多个研究所和科技企业进行农业科学研究、展示、孵化,推广的平台和窗口。这里也有我春夏采风的足迹。

在收获的季节,重温丰收的景象,看见这金*的田野,散发出的迷人的光彩,更是有了别样的感受。

一次田园采风,一份惊喜涌来。定格着美丽的光影,记下了让人不能忘怀的秋的味道,丰收的景色。




转载请注明:http://www.qingdaoruanjiankaifa.com/afhzp/4377.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7782号-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