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忆峥嵘岁月共话时代变迁人民资讯

白癜风费用 https://m-mip.39.net/czk/mipso_4513569.html

■早报记者*碧云通讯员*屹鸿郭慧瑜苏美丽文/图

“30年前,安溪还很古老;30年后,安溪变得很年轻。”7月2日和3日,安溪县实验小学、第八小学、第九小学的学生记者分批参观了由安溪新阶联和宝龙广场主办的“这就是安溪”庆祝中国共产*成立周年吴跃生百幅安溪老照片展。

学记们在原安溪县摄影家协会会长、县委宣传部退休干部吴跃生老师的讲解下,观看了安溪雁塔、电影院、客运站的老照片,对比今天的安溪,追忆峥嵘岁月。

学记们认真观看每一张照片,聆听照片背后的故事。他们时而伏下身来做笔记,时而热烈鼓掌,为安溪可喜的变化深感自豪。大家从照片中直观地感受到安溪几十年来的变化,享受了一次跨越时空、走心铸*的追忆之旅。

★年轻的安溪年轻的我们

□学生记者肖瀚锋

(安溪县实验小学三年级)

几十年前,安溪还没有现在的高楼大厦,看起来就像个小村子一样,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如今的安溪,高楼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让人感受到了时代的脉动。

吴老师说了一句令我印象深刻的话:三十年前,安溪还好古老,我还年轻;三十年后,安溪变年轻了,我却退休了。时光如白驹过隙,时代在不断改变,我们也要更加努力学习去改变自己,在未来为这个我们赖以生存的世界作出贡献。

正是有像吴老师这样的人,用心记录安溪的变化,在不断前行的过程中也不忘回顾历史,才让我们感受到时代的变迁。(指导老师:林毅斌)

★幸福来之不易

□学生记者叶子璇

(安溪县实验小学四年级)

这次观看老照片,令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东门外的变化。从模糊的黑白照片中我们可以看出:以前的东门外有点破旧,只有低矮的楼房和狭窄无序的街道,大多数人的代步工具是自行车,人们的衣着也非常的简单朴素;再看现在的东门外,到处高楼林立,街道变得宽敞干净,车水马龙,与老照片完全不同了!

我们是幸福的一代,但我们幸福的生活来之不易。我们要更加努力学习,争取为家乡贡献力量,把安溪建设得更加美丽富饶!

(指导老师:*屹鸿)

★我心中最美的一座桥

□学生记者林廣袖

(安溪县实验小学五年级)

看着眼前一张张老照片,我仿佛穿过了历史的隧道,在安溪的发展史中穿梭前行。其中最令我记忆犹新的,就是那最有特色的丁字桥。

丁字桥原本是个一字桥。有一天,一字形桥旁边建了一座学校,学校担心学生们的出行安全,就给一字桥底下添了一道竖线,就变成了丁字桥。

这座原本普普通通的桥,现在却因为学校对学生的关爱,多了一道迷人的竖线,让我们感受到安溪建筑中传达出的对莘莘学子的无限关爱与期许。所以,她就成了我心目中最美丽的一座桥。

(指导老师:杨淑萍)

★家乡的变化

□学生记者王舒艺

(安溪县第八小学三年级)

跟以前比起来,现在的街道不再冷冷清清,店铺一家挨着一家。这里有五彩缤纷的服装摊,各式各样的传统风味小吃,商品琳琅满目,应有尽有。我的家乡一点点,一天天地变化着。

一旁的山坡上,花儿争奇斗艳。那柔嫩的牵牛花,小巧可人;那婀娜多姿的牡丹,富丽堂皇;那各式的花儿,宛如亭亭玉立的少女,随风飘舞;那醉人的花香,引来一群群蜂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

我睁大眼睛,留心地搜索着,恨不得把家乡一草一木的变化,统统装进我的脑海里,成为我美好记忆的一部分。(指导老师:苏淑清)

★安溪变了

□学生记者许思甜

(安溪县第八小学四年级)

看着一幅幅对比分明的画面,配上吴老师娓娓动听的讲解,我明白了安溪几十年间的变化是多么的巨大。

三十年前,凤山脚下是一片片低矮的房子,如今一幢幢高楼大厦早已直上云端。那条喧闹的古街——东门口,变成了一条繁华的康庄大道。当年的安溪山高路远,交通不便;如今的安溪 路越发繁忙,三环路不久也将盘旋在茶乡大地上。

吴跃生老师的一句话令我深思:“三十年前,安溪还好古老,我还年轻;三十年后,安溪变年轻了,我却退休了。”我们这些青春少年一定要好好学习,将来把安溪建设得更美丽!(指导老师:易燕娥)

★不忘百年路启航新征程

□学生记者刘欣岚

(安溪县第九小学五年级)

那东门外曾经最热闹的街头,那整齐的店面,那用石板铺设在地上的街道,现在已经销声匿迹了。

那个时候想看电影了,只有一家电影院可以看。如今,只要走进一家大型商场就可以观看电影啦。

再看,那时安溪的电冶厂、酒厂、水厂、制药厂等,如今早已废弃,换成了规模更大、机器更先进、管理更科学的现代工厂。

看着这些现象,我发现了,如今的中国更加文明、科学、富强!

(指导老师:王钦麟)

★新生的安溪

□学生记者许佳能

(安溪县第九小学四年级)

当吴老师讲到我们安溪 的打铁匠李启发时,我睁大眼睛,竖直了耳朵。他靠打铁维持着一家六口的生计,不管风吹日晒,直到店铺被拆迁了才停止工作。正所谓“生火等于生活”。

看到今天安溪的变化,我们会不禁感叹:安溪真美!当然,这少不了我们一代代安溪人民的辛勤付出。正是靠着这些安溪人民,才有了今天的最美安溪!

30年前,安溪还很古老,作者还很年轻。30年后,作者已退休,安溪变得很年轻。新时代的新生力量,新时代的安溪,定将活力四射!(指导老师:苏美丽)

★安溪是什么样的

□学生记者陈以乐

(安溪县实验小学二年级)

没有共产*,就没有新中国!正是在共产*的领导下,安溪发生了惊天动地的变化。

以前的安溪还是一片荒郊野岭,现在的安溪处处是高楼大厦;以前的安溪交通不方便,现在的安溪四通八达;以前的安溪是贫困县,人们过得很艰难,现在的安溪是百强县,人们靠自己的骨头长肉,生活越来越好……

(指导老师:吴曲萍)

本文来源:东南早报




转载请注明:http://www.qingdaoruanjiankaifa.com/afhzp/4449.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7782号-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