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最年轻的*团长,粟裕大将是他的参谋长

白癜风 http://baijiahao.baidu.com/s?id=1689204421470077907&wfr=spider&for=pc

年12月14日,安徽太平谭家桥外乌泥关制高点上几挺机枪在疯狂地叫着,向四下里疯狂的扫射,子弹在空中乱飞。向前冲的红*战士伏在地面上太不起头来,躲避着头顶上的子弹。

“冲上去,一定要冲上去。”一个青年红*怒吼着。国民**的机枪火力非常凶猛,冲上去的红*被一次次击退下来。看着不远处的关隘,和不愿出地面上躺着的一排排的尸体,杂乱的飞溅各处的血肉,他的心在震颤,热血在沸腾。在夺不下乌泥关制高点那么部队就要失败了,那是几千兄弟的生命。他毅然的操起身边的机枪,对身边的红*战士们大喊:“冲,冲上去。”一边喊着向前冲,一边扣动着扳机向制高点扫射。

冲到一半路,他身子一晃,手一散机枪掉在了地上,人也倒下了,鲜血从腹部流出。随他冲出来几个红*战士马上用身子去当继续向他射来的子弹,麻利的抬起他就向后撤。

在撤退的途中,这个青年红*永远的闭上了眼睛,临终前人在大喊:“冲、冲上去,把敌人打下去!”弥留之际嘴里仍在念叨:”消灭敌人,北上抗日……”

他就是寻淮洲,红7*团*团长,红*最年轻的*团长,红10*团19师师长,一个最年轻的*事天才。牺牲时只有22岁。

他是湖南人,幼时体弱多病到4岁时还不能独立行走,以至于成年后也是身材矮小。后来父母凑钱供他读书,9岁那年进入了当地小学,13岁考入高小,在作文中写道:“革命的意义,是革除腐劣而建新优:如社会黑暗,便起社会革命;*治腐败,便生*治革命”。“我们生在世界上,假使和那寄生虫一样,春来也好,秋去也好,一味甘食美衣,玩日愒岁,徒然食息于天地之间;由幼而壮,由壮而老,由老而死,空空过此一生,岂不是太无意识吗?”并写得一手好字,高小毕业后当过小学教师。

15岁时寻淮洲就参加了秋收起义,跟随毛泽东在永新一带打过游击,16岁就加入中国共产*。年春,红*在江西省遂川县休整,那时红*的武器装备简陋还人多枪少。搞到枪也是主要任务。

一天,红四*11师师长张子清找到已经是排长寻淮洲,让他带20名战士去距遂川城约15公里的地方,有一个姓卢的土豪,家里有10条枪,张子清师长决定把土豪家的10条枪搞过来。年仅16岁的寻淮洲决定智取,不带战士自己去。

当天下午,寻淮洲穿上一身放牛娃穿的破衣服,带着一条麻绳、一把杀猪刀,两支驳壳枪,就向土豪的宅院走去。此时已经是深夜,他利用墙边的一棵大树爬进了卢姓土豪的院子。这时住在厢房里的家丁都已进入了梦乡,只有卢土豪和老婆在正房里吃夜宵。

寻淮洲果断地冲入正房,一把抓住卢姓土豪的衣领,用枪顶在他的脑袋上,说:你乖乖的听话,不然打死你。”接着把来意说清,卢姓土豪怎么也不肯把枪拱手相送,他先是说没有,接着又说亲自去取。寻淮洲用枪顶了一下卢土豪的头,命令他老实点,也警告他自己带来了一个连的人,只要一声令下就会冲进来杀死他的全家,在把整个宅院放一把火烧掉。

卢姓土豪一听就蔫了,只好让他的老婆去叫醒熟睡中的家丁,把枪乖乖地送到寻淮洲的面前.其中有两个家丁还企图反抗,但看到自己的主子已被人用枪顶着脑袋,就不敢乱动。   

寻淮洲扛着缴获的10支枪命令卢姓土豪把自己送出村子。临走时他还故意说:一、二、三排,跟我撤!就这样,天刚亮,寻淮洲就满头大汗的扛着10条枪回到驻地,不费一枪一弹完成任务。

短短不到三年寻淮洲晋升到团长。年在反 次“围剿”时,寻淮洲领导的红团担任左翼主攻,由于他身先士卒,指挥有功,战斗中,他身先士卒,指挥有方,歼灭了敌18师并活捉师长张辉瓒。战后升为红12*第35师师长,几个月后又升任第21**长。接着,他又率领部参加了中央苏区第二、第三次反围剿作战,屡建战功。每战他都身先士卒,指挥得力.年2月在第四次反围剿的*陂战斗中,率21*插入敌后,切断国民**第52师退路,为红一方面*取得*陂、东陂两役的胜利创造关键性条件,为此获得二等红星奖章。

年6月,寻淮洲率部参加东方*,入闽作战,指挥部队连战告捷,获*委的特别嘉奖令。10月28日21岁的寻淮洲任红7*团*团长、肖劲光任*委、参谋长粟裕、*治部主任刘英。下辖19师,师长寻淮洲兼,*委肖劲光兼任、20师,师长李聚奎,*委李翔梧、34师,师长陈树湘,*委谭震林。中国工农红*第七*团是年7月由原赣东北地区南下的红10*改编的,属于东方*。8月彭德怀率领东方*分三路从四堡、朋口、追击十九路*至永安、沙县。留34师驻守连城,组建连城明光独立营。寻淮洲率部参加中央革命根据地第五次反“围剿”作战。

由于红*实际领导人贯彻执行王明路线,对国民*的第五次反“围剿”实行阵地对阵地,堡垒对堡垒的鸡蛋碰石头的愚蠢策略,使红*根据地一点点失去,一点点往死里走。在第五次反“围剿”作战失利的情况下,中央红*主力将被迫进行战略转移。在这次战略转移之前,中央决定派出一支部队进行对国民*战略牵制,就像朱德元帅年在回答*事科学院的请问时,曾指出:“是准备退却,派先遣队去做个引子,不是要北上,而是要南下(指中央红*主力从中央苏区西南部转移)。”作为博古、李德的弃子,幸运的是寻淮洲的红7*团中标了。

年红七*团一部协助红二十四师向连城城郭展开攻击,战至下午红*撤出战斗,红二十四师占据连城西面的山冈与敌形成对峙。之后,红七*团一路北上近三百华里,于25日经安远进至客坊乡附近要向建宁城和里心一带发展。

6月红七*团接到中革*委的急电,回撤到了中苏区的瑞金。中革*委之所以将红七*团紧急召回,是为了“吸引和调动一部分‘围剿’中央苏区的敌人,配合中央红*主力即将实行的战略转移。

月末博古、李德、周恩来三人团在瑞金接见了*团长寻维洲、*委乐少华、参谋长粟裕与*治部主任刘英等四位*团负责人,当面交代任务,要求他们率*在1个半月内赶到皖南。在场的中央领导并没有说明战略意图。博古和李德等为什么不将其真实意图告诉红七*团领导?大概是估计到此行凶多吉少,担心寻淮洲等人知道会对具体执行产生不利影响。实际经过近两个月的战斗,*团已由六千多人减员至四千多人。7月3日共为红七*团补充了两千多人,但其中约有三分之二为没打过仗的新兵。配有一个直属重机枪连、侦察排、担架排及警卫、电话、传令三个班。*团部辖有警卫、侦查、工兵、通讯等四个直属连,以及一个机炮营和一个教导队。

博古为红七*团派了一个随*中央代表曾洪易,和寻淮洲、乐少华组成*事委员会来决断红七*团的一切*治和*事问题。曾洪易与乐少华都在前苏联的中山大学学习过,属于博古信得过的正宗布尔什维克。曾洪易曾任闽浙赣省委书记和省*区*委,忠实地执行他“左”倾机会主义路线,导致大量干部被关押、杀害,最多时一个县9名区委书记,被他杀了8个,剩下的1个也被严刑拷打,生活不能自理, 扔到了荒郊野外。当时,闽浙赣苏区出了一个怪现象:没有人愿意当官,有些人甚至不惜 也不愿当官。

经过一番准备,长短枪不到支的红七*团于年7月6日开始独立行动。而中央红*主力将从相反的方向突围前往湘西与贺龙、任弼时、肖克的红二、六*团会师。7月30日,红七*团进入国民*统治区后,博古、李德突然改变原定北上的计划,命令红七*团转兵东进,相机袭取福州,还说市内地下*组织将予以策应配合。

红七*团突然之间大张旗鼓的动作和剑指**要地福州,令蒋介石震惊不已,急忙电令各路兵马驰援。正在“围剿”中央苏区的东路*总司令蒋鼎文也被他要求立即放下手中事物,赶到福州视察。福州是福建省省会,城墙高大,工事坚固。红七*团仅区区数千人马,装备粗劣,又长途跋涉远道而来,对守*情况一无所知。

寻维洲不赞同这种两眼一抹黑的盲目作战,但*令如山,不得不服从。红七*团急行*赶到城下,稍作部署后,他于8月7日深夜下令攻城。战事起初很顺利,主攻福州北关外围的几个连队迅猛顽强,但不久即遭到凭险扼守、以逸待劳的守*猛烈还击。红七*团擅长野战,不熟悉攻坚的近迫作业,又无攻城器材,城内地下*早已被破坏殆尽,策应之事子虚乌有,因而几度强攻都未奏效。第二天下午,寻维洲下令再次攻打福州外围,仍然没有任何进展,蒋介石又出动飞机轮番轰炸、扫射,红七*团损失巨大。

为保存有生力量,必须放弃无异于自戕的攻城之举,迅速趁黑夜撤出战斗,但寻维洲心急如焚,却只有*事指挥权,*团 决策权掌握在中央代表曾洪易、*委乐少华手中。考虑一下后,寻维洲以*委命令“相机袭取福州”中的“相机”为由,对曾洪易、乐少华说已没有“袭取”的机会,应当以撤退为上。曾洪易、乐少华终于同意撤兵。

福州之战,不仅攻城失利,损失了一批精干人马,而且暴露了部队的实力。此后,蒋介石对红七*团已不屑一顾,未曾调出中央苏区“围剿”大*里的一兵一卒,他还另派兵马,一直追堵、围歼这支孱弱的偏师。

红七*团撤围后,夜宿于福州东北20公里的桃源一带。官兵们连续行*、作战,早已疲惫不堪,很快沉沉入睡。但宿营地距离福州不远,寻维洲不敢大意,毫无睡意。他派出一支部队前出侦察,以防国民**尾追袭击后,才稍稍放下心来。不想暗夜漆黑一团,人地生疏的侦察部队走错了路,与果然尾追而来的国民**一个团对面错过,使其悄然摸上了红七*团驻地。幸而警戒部队机警,发现敌情后当即交火,但处境十分危急。

寻维洲果断处置,迅速下令其余部队投入战斗,将突入之敌一举击退。随后,他又紧急部署部队抢占阵地,迎击敌人更大的反扑。参谋长粟裕在转战途中右臂中弹负伤。天放亮后,双方短兵相接,激战一整天,一时形成僵持状态。但国民**的援兵从福州源源开来,准备从两翼包抄,吃掉红七*团。寻维洲敏锐洞察到对手这一意图,主张迅速撤出战斗。8月10日夜晚,寻维洲下令部队悄无声息地离开战场,向不远处的闽东游击区转移,他还亲率一个连殿后掩护。国民**没有放弃追击,87师与49师先后紧紧尾随其后,一路伺机围而歼之,以获不世之功。

行进到罗源时寻淮洲答应当地闽东独立师师长叶飞的请求,准备拿下他们难以啃下的罗源县城。不过,仅有民团防守的罗源力量虽不强,福州攻城失利的阴影却仍然影响红七*团,听说攻坚便都有畏难情绪,因而寻维洲决定智取。他与游击队负责人商定后,派出一队侦察兵化装混进城内,摸清了守*的兵力部署、工事设施和地形交通。随后,侦察兵又按寻维洲的部署分为两部,一部出城汇报情况,一部隐藏在城区作内应。

8月13日下午,寻维洲召开战前会议,确定佯攻东门、西门,真打南门的作战方案。当晚,趁着夜色迷蒙,他果断发出了攻城命令。当守*慌乱中将主力放在东门、西门时,南门内应的侦察员放火为号,策应攻城的主力部队,一举拿下了罗源。0余名守*包括县长等要员都垂头丧气束手就擒,做了阶下之囚。

不久在闽东独立团的配合下,寻维洲攻占福安县城以西约二十公里处的穆阳镇。这个穆阳镇是闽浙边地区的鸦片烟土的集散地,红七*团在那里缴获鸦片烟土五十多担,现洋三万多元,铜元无数,缴获步枪数百支,轻重机枪十余挺,迫击炮两门。第二日下午,敌四十九师先头部队从宁德一带匆匆赶到,遭到红七*团后卫部队的隔河阻击。三小时后,红七*团携带缴获的烟土、现洋、铜元等大批物资撤离穆阳镇,向北转移至南溪一带。红七*团的下一步行动在选择走小路还是走大路时,寻淮洲与*委发生矛盾。

乐少华一味盲目地执行中革*委的命令,拒绝结合实际的积极建议,而且专横无忌,对寻淮洲同极不尊重,一开会就吵架,天天如此,几乎造成指挥上的瘫痪。与此同时,曾洪易则愈益暴露出严重的恐慌动摇,在水口遭到敌机袭击时,他吓得脸色发青,嘴唇颤抖,一到闽北就提出要到闽浙赣大苏区去,并直接发电报要闽浙赣*区派部队来接。他的主张受到寻淮洲和大部分同志的反对,中革*委在回电中也对他作了批驳,以后他就更加消极对抗,竟要求离开部队。

博古、李德却一再电催,要求红七*团迅速“跳跃式”向浙西和皖南发展,真正调动“围剿”大*离开中央苏区。当红七*团疲惫地离开闽北,准备开赴皖南时,博古、李德却又突然来电,命令“在闽浙赣边境广泛开展游击战争”,也就是缓去皖南。他们一会儿批评行*速度太慢,而当速度加快时,他们却忽然又批评不须以急行*增加病员与疲劳,每日行 十里。如此朝令夕改,视同儿戏的命令。部队还如同木偶,只能机械地依照电令规定的时间、地点、路线、里程缓缓前行,几乎每天都要打掩护仗、遭遇仗,伤病员逐渐增多,却无处安置。而最令寻维洲揪心的是,部队蹀躞迟疑,逡巡不进,国民**乘机加紧了围追堵截,49师和新调来的王耀武补充 旅、两个保安纵队等部正实施多路合击,红七*团处境日渐危急。

敌情如此可能全*覆没,寻维洲决定不顾博古、李德的严厉批评,排除曾洪易的干扰,始终行使了作为*人的*事权,在枪口的指挥下,曾洪易等人心惊胆战,不敢干预下,率部转战皖赣边。红七*团因而暂时转危为安。9月30日,红七*团一路苦战,到达皖赣边的段莘地区,距离原定 目的地皖南已经不远。寻维洲了解当地情况后,决定在皖赣边开展游击战,但遭到博古、李德的否决。10月10日,红一方面*主力被迫离开中央苏区,红七*团调动蒋介石“围剿”部队的战略未曾达到。5天后,博古、李德指令红七*团转移到方志敏的闽浙赣苏区休整。

寻维洲依然坚持在皖赣边发展,也得到了参谋长粟裕的支持,但博古、李德首鼠两端,犹豫不决,先是同意,继而再度否决。红七*团只能奉命闯过两道封锁线,进入闽浙赣苏区。红七*团不少人曾经是闽浙赣苏区的红10*战士,红10*奉命调入中央苏区后,方志敏又组建了新的红10*,红七*团也算是回到老家。

根据中革*委11月4日命令,红七*团同闽浙赣苏区的红十*及新升级的地方武装合编,成立红*第十*团,七*团改编为第十九师,红十*和新升级的地方武装,分编为第二十师和第二十一师,领导干部经方志敏统一安排,任命原闽浙赣*区司令员刘畴西为*团长,乐少华为*团*委,省苏维埃主席方志敏兼*区司令员,曾洪易任省委书记兼*区*治委员,粟裕为*团担任参谋长、寻维洲则被降为19师师长。*委同时电令红十*团和闽浙赣*区今后接受项英中央*区遥控指挥。

对于被无缘无故的降职,寻淮洲没说什么,只是率领着第十九师从怀玉山和德兴东北通过敌封锁线,向浙皖赣边进发。十九师的突然出动,出乎敌人意料。敌浙江保安纵队副指挥蒋志英率两个团尾追,受到我*坚决回击,蒋志英负伤败退常山,我缴获颇多。接着,十九师经上方镇,渡新安江,向武盛县前进,并逼近昌化、于潜(今潜阳)和临安,震动了杭州。随后又转向皖南行动,经歙县、绩溪附近,一举攻克旌德县城,并由泾县、宣城之间北上,威胁芜湖。

这一时期,寻淮洲率领十九师独立行动,摆脱了曾洪易、乐少华的干扰,从当时实际情况出发,在广大地区内机动作战,主动灵活地打击敌人,表现出了卓越的*事指挥才能。就在十九师活动很有成效的时候,中央*区发来指示:根据敌人对闽浙赣苏区的“围剿”日趋严重的形势,命令十*团部立即率二十、二十一师转到外线,同十九师会合,在开化、遂安、衢县、常山之间集结兵力,争取以运动战消灭敌人,创造浙皖赣边新苏区。

为创造新苏区,项英的中央*区决定以方志敏、刘畴西、乐少华、聂洪钧和刘英五人组成**委员会,以方志敏为主席,随十*团行动,指挥战争,掌握着领导权,包括*事指挥 决定权。寻淮洲被排除在**委员会之外,无权决定一切*事行动。只能是被动的执行**委员会的不合时宜的命令。这不仅是对寻淮洲个人的打击,同时也是无视七*团从瑞金出动后,转战数省击败国民*重兵的围追堵截,以流血牺牲换取来的流动作战经验教训。有些人根本不具备*事素质,没有发动战争的灵动性,指挥战争更是一种空话,有热情能用语言唤起民众的热血沸腾,却没*事能力,打战是靠*事人才,没有*事能力无疑是让教徒们去送死。

*团长刘畴西是一位资历较老,在南昌起义时就担任营长,在红*里当过*长,也上过*校,吃过洋面包,是照搬*事教条的高材生。他在作战指挥上优柔寡断,缺乏同敌人机动作战的经验,不知变通,只是知道前进撤退,没有*事上的随机应变的能力。当遇到王耀武一个补充旅的进攻就慌张要撤退,拉家带口,被几千人分割包围截断退路,使近万红*将士的鲜血在空中飞荡。其实进攻决定着成败。在战争中间,主要*事指挥员的配备,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让几个不会*事的空谈家成立**委员会,真是笑谈。

假如红十*团由寻淮洲担任*事主官,有这个常胜将*的指挥就不会发生日后的方志敏怀玉山兵败,也就不会发生**委员会主席、*团长、师长、团长被活捉,一万多红*被围歼,只是突围出粟裕几百人。世界上已经发生过的事是没有假如或者是如果,这就是悲剧。

一句话,寻淮洲的牺牲决定了红十*团的失败命运,红十*团的失败命运也间接的决定了中央根据地的完全陷落的命运。寻淮洲牺牲后,王耀武茂林的蚂蚁山上挖开寻淮洲的墓,当时遗体上没有衣服光着身子,衣服显然是给红*战士拿走了。王耀武确认是寻淮洲本人拍照后又把土填上,作为尊重没有破坏寻淮洲将*的遗体,只是领取了元大洋。可不久国民*79师上蚂蚁山又一次挖开了寻淮洲的墓,将他的头颅割掉,拿回去请功。




转载请注明:http://www.qingdaoruanjiankaifa.com/afhzz/4742.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7782号-26